中国有句古话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但是当谈及到财富传承规划时,很多高净值客户想得比较简单,比如有的客户会说:“国家法律不是规定了嘛,将来财产都是留给家里人的,我也不用什么规划,按国家法律规定传承就行了。”那么,是不是按法律法规进行传承,就能实现传承目标呢?
家族企业及房产传承本想传血亲,结果却闹得四分五裂
唐先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企业家,一生辛苦,终于把企业做了起来。五十多岁的时候因身体不好,他把自己的企业传给已过而立之年,结婚也有孩子的儿子。
小唐接班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,三四年的光景,家族企业规模越做越大,成为业内的知名企业,这让老唐十分欣慰和满足。就在老唐打算彻底放手颐养天年的时候,突然传来一个噩耗,儿子小唐在去外地参加一个商品博览交易会时出车祸死亡,老唐夫妇伤痛欲绝。
在办完儿子的葬礼后,亲家和儿媳妇提出要和老唐聊聊分家产的事儿,并且带来了他们找的律师!律师非常清楚地向老唐解释,由于小唐是发生意外车祸去世的,没有来得及留遗嘱,所以现有的家产就要按法定继承来分割,包括老唐已经传承给儿子的家族企业及房产等固定资产。
老唐当年传承给儿子的资产,应当属于小唐和妻子的夫妻共同财产,所以首先有50%是儿媳妇的,剩下50%才作为小唐的遗产,而这50%将在儿子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当中来分,这就包括了老唐夫妇、儿媳妇还有孙子,大家各分50%的四分之一。
这样算下来,整个资产只有25%应该分给老唐夫妻俩,剩下75%统统都归儿媳妇管。亲家公接着律师的话说既然四分之三的股权都归他女儿,那他们这边就应该是大股东,企业也该有他们来管;还有房产等固定资产,四分之三也归他女儿,那么他们就理应享有居住及使用权。
经老唐后续咨询律师,确实如此。此时老唐后悔不已,家族企业包括房产等固定资产要是到了儿媳妇手里,儿媳妇能不能管好是未知数;更糟糕的是,如果儿媳妇将来改嫁啊,岂不是父子两代操劳一生凝聚的心血全部落入外人手里了吗?
律师分析:
为什么按法定继承会导致资产外流?
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父母传承财富给子女,没有做好规划,导致资产严重外流的案例。在这个案例里面有两个重要的环节,老唐先生没有采取风险防范措施:
1、有相当多像老唐一样的企业家,在把家族企业传承给儿子的时候,没有想到万一未来儿子、儿媳发生婚变,会导致传承资产被分割。
2、像老唐一样的企业家也没有想到,如果儿子有一天发生意外,传承给儿子的资产多数会被分配给他人,最终自己的家族失去资产控制权。
在这两个关键环节上,创业一代的老唐可以说根本没有动过任何心眼,竟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,而且还没有任何补救措施。在这个案例中还注意到,二代小唐也忽略了一个问题:他没有给自己规划一个意外情况下的紧急预案。
解决方案:
如何事先规划以保证财富传承方向?
第一层面:如果父母只是把资产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到已婚子女,那么依照法律优先推定的原则,就算作父母送给小两口的,如果是这样,无论是将来子女发生意外、子女的配偶发生意外,或者是子女发生婚变,都会导致父母传承给子女的资产有一部分被带走。律师建议:
第一,老年人可以生前赠与,指定财产受益人,明确所得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,以此保障子女的财富安全。但是生前赠与有一个弊端,过早把财产转移到子女名下,会造成老年人的心理恐慌,担心出现:老无所依、老无所养的情况发生。
第二,老年人可以生前订立遗嘱,指定财产继承人,明确所得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,以此保障子女的财富安全。而且遗嘱是老年人去世后才生效的法律文书,生前财产还是属于老年人本人所有权。遗嘱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修改,又能稳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,给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的安全感。
第二层面:二代一定要有一个意外情况下的紧急预案安排,对于意外与未来,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。对于财产传承的紧急预案,可以事先通过一份遗嘱做好安排。万一意外先到来,财产就可以按照遗嘱的方式来指定传承,它传承的方向、传承的比例都是以遗嘱内容为准则来实现的。这样,即使财富所有人发生意外,也不会发生前述案例中大部分资产外流的风险!
遗嘱业务是我国近几年最新兴起的业务,是在老年人去世后生效的法律文书。既可以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心理踏实、有安全保障,又可以安全有效的传承财产,可谓是财富安全传承的首选。但是遗嘱设立过程相关法律要求非常严谨,需有专业机构来办理。